
(资料图片)
湖北日报客户端讯(通讯员乐洋、刘钦)再生稻是种一茬收两次的水稻,头茬水稻收割之后,利用稻桩上存活的休眠芽,在适宜的水分、温度、光照等环境条件下,重新发苗长穗再收一季,实现一稻收两季。目前,大悟县3000亩再生稻已经陆续展开收获。
立秋过后,在大悟县新城镇梁河村的高标准农田里,300多亩再生稻开镰收割。稻浪滚滚,稻穗金黄,沉甸甸的稻穗挂满稻秆,当地农户抢抓晴好天气抓紧收割,收割机正开足马力在稻田里来回穿梭,田间地头一派忙碌的景象,稻田里传来阵阵丰收的喜悦。
在收割现场,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组织专班来到收割现场,通过测量实收面积、机收脱粒、精准称重、测定水分含量等环节,对再生稻进行严格测产,做好数据记录与核验。实收结果显示,测产田亩产最高达848.25公斤。大悟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种植技术推广股技术员刘巧巧说:“大悟地处鄂东北,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,是‘种两季不足、一季有余’的地方,所以我们就推广了再生稻,再生稻可以实现一种两收,种一次收两茬,提升亩产效益。”
再生稻不仅为“一季有余、两季不足”的地区提供了粮食增产的新方案,还让有限的土地结出更多的粮。而且相较于传统水稻,再生稻第二次发苗还省去了再次育苗、插秧、打药等工序,可以省工、省本、省肥等,让农民真正得到收益。